热门关键词: 云开平台官网入口 凯德置业 开云体育app官方下载 银鹭集团 云开平台app官方最新版本 碧桂园

下足“绣花”功夫 筑牢黄河生态屏障——合阳县全方面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纪实

时间:2025-02-18 02:21:12 发布人:云开平台官网入口

  ■这里是“森林里的城市”——生态公园游人如织,田野村庄绿色宜人,黄河西岸绿带装点,可谓“百步有景、推窗见绿”。

  ■这里有“城市里的森林”——梁山、潘家山等群峰层峦叠翠,大面积的次生林繁茂生长,还有参天古树和野生动物上百种,生态极佳、风光如画。

  山水塑形,绿韵为裳。作为全市首家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一直以来,合阳县认真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建设黄河生态核心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深做实林长制,下足植树造绿的“绣花功”,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打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全力推进生态空间由“浅绿色”向“深绿色”迈进,全力筑牢黄河绿色生态屏障。

  绿色之路越走越宽,“生态名片”接踵而至。合阳县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国家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示范县、省级森林城市、省级绿化模范县、省级环保模范县等称号,且实现了渭南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零的突破”。今年以来,全县完成营造林建设9.34万亩,栽植侧柏、山桃、白皮松、山杏、油松等各类苗木343.73万余株。目前,全县林木覆盖率35.6%,绿化覆盖率43.47%,绿地率43.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45平方米。

  合阳县位于渭南市东北部、黄河西岸。曾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区域之一,县域内有大峪沟、金水沟、徐水沟、太枣沟4条大沟从西北至东南斜穿而过,将全县切割成高低不等、大小不同、塬沟相间的4倾斜台塬,属典型黄土台塬沟壑区。年降水量400-530毫升,合阳县沿黄西山梁高坡陡,土壤贫瘠,土壤沙化现象严重,立地条件较差;梁山南麓地势陡峭,坡面陡峻而短,地形破碎,土薄石厚。

  绿,是合阳人梦想的底色,也是合阳人一直悉心守护的颜色。为了给大地“添绿”,合阳县立足实际,以科技为先导,坚持增绿、增色、增景、增量、增效“五增”并举,多类型、多树种、乔灌花木相结合,坚持因地造林、分区固土、网格管护,实现精准修复、示范带动、提质增效,因地制宜,合理地布局,由塬向梁、由梁向茆整体推进,分别实施了黄河西岸生态修复工程、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渭北地区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

  作为合阳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位于黄河西岸皇甫庄林场新民工区滩地,项目建设期间,合阳县林业局多次邀请农林、土壤专家对试点区林木退化原因做多元化的分析论证,并在有代表性的4处地块进行土壤采集取样,对土壤盐碱度来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及林区树木生长状况做讨论研究,最终确定了以苦楝、桑树、旱柳、白腊为主的适宜树种混交的配置模式。通过林地清理、开沟排水、台田整地、土壤改良、更换树种、增施有机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进一步改善土壤理化性能,示范点的建设为合阳县盐碱地退化林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栽植完成后,合阳县林业局组织人员定期巡查巡护,针对部分地块苗木成活率较低现象,及时组织专业方面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研究讨论苗木死亡原因,提出处理方法。由于柳树栽植较多,针对柳树编制了病虫害防治方案及作业设计,确保在试点示范工程中发挥科技支撑力量。

  像这样的示范工程“遍地开花”。截至目前,合阳县渭北地区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已完成人工造林4.4万亩、封山育林3.3万亩、退化林修复1万亩,栽植侧柏、油松、山桃、山杏等苗木325.6万余株。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程已完成人工造林2450亩、退化林修复1430亩、森林抚育2520亩,完成重要生态节点建设1个,栽植侧柏、红叶李、白皮松、金叶榆、茶条槭等苗木18.13万余株。

  如今,在合阳县,“造绿”,由“单一绿化”向“森林网络”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全民参与”转变。如今的合阳,已基本形成了“山上绿屏、水岸绿网、道路绿荫、城乡绿景”的森林生态网络,处处流溢着自然之美、生态之美、和谐之美。

  近日,记者来到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合阳段,放眼望去,上万只候鸟栖息在黄河滩边,场面壮观。它们或在天空翱翔,或在岸边嬉戏,成为黄河岸边一道亮丽的风景。

  国土披绿,山川锦绣,黄河合阳段正在迎来绿意盎然百鸟翔集的新面貌,成为中国内陆南北候鸟迁徙通道的重要驿站,更是西部候鸟主要栖息地之一。每年的11月份,都会有成千上万只候鸟在此越冬栖息。其中不乏珍稀鸟类,统计监测,灰鹤种群数量达5000余只,大天鹅3000余只。保护区内鸟类重要栖息地“北方鹭岛”,常年有白鹭、苍鹭、夜鹭等野生鸟类2万余只。

  这是合阳县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合阳县委、县政府坚持高点定位、系统谋划,持续绘就绿色发展蓝图。先后编制了《合阳县黄河西岸生态走廊总体设计》《合阳县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合阳县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规划》《黄河湿地合阳段暂行管理办法》等实施方案和规范性文件,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资,实施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和森林抚育等工程,构建连续完整、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沿黄防护林和固沟保塬体系。

  形势在变,要求更严。按照各项规划方案,放眼合阳全县,从城区到乡村,更多的是见缝插针、科学绿化的“针线活”,以及破解难题、精雕细刻的“绣花功”。

  针对沿黄西山梁高坡陡,土壤贫瘠,土壤沙化现象严重,立地条件较差等难题。合阳县多次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林、土壤专家对该区域进行现地调查分析,根据调查的最终结果进行讨论研究。结合18年造林试点各树种成长现状,最终确定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分类施策、整片推进,依地形采用水平阶整地方式,采用常绿+花灌的混交模式进行栽植,并把樟子松换成生长较好的白皮松,有效破解了沿黄西山造林难的问题。

  在具体项目推进中,合阳县林业局依地形采用水平阶整地方式,修筑阶梯,开带栽植,以利保土蓄水,解决坡陡留不住水的问题;坚持挖大坑、围大盘,起到固土保水作用;选用四季常绿+彩叶树种进行混交搭配,解决树种单一,景观单一的问题;选用乡土树种,优势树种进行栽植,解决苗木成活的问题;通过无人机运输苗木代替人工搬运,解决苗木运输成本大的问题。通过造林技术的应用,合阳县沿黄西山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探索出陡坡造林模式,实现四季常青、春季有花、秋季彩叶的景观效果,为科学绿化打造样板,发挥了以点带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正是因为咬定“绿色”不松劲,“青山远黛多妩媚”的绿美合阳正从诗意中走进现实,黄河合阳段,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得以平整,绿色随处可见,一道十余公里的生态长廊已然形成。

  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新的征程上,合阳县将立足建设“黄河生态核心区、汾渭平原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关中新兴能源产业基地”三大战略定位,推动“两山”价值转化,进一步激活全县经济绿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动能。

  渭南市举办2025年“秦乐购”消费促进年系列活动暨3C产品消费补贴启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