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终大促”的到来,各个电子商务平台打得火热,各大直播间也拉开了激烈的“争夺战”。近年来,不少产品和主播也借助直播顺利“出圈”,但是不规范的直播带货时有发生,有的直播间卖假货被法院判“假一赔十”。
杭州的侯先生在某网络直播平台观看“带货主播”对一款文玩产品的推介,花一千元购买了一款承诺为小叶紫檀的商品。在收到所购买的商品以后,侯先生发现商品与商家所说的小叶紫檀并不相似,于是与商家进行了沟通。
随后,侯先生将该产品送相关机构鉴别判定后显示:该产品为黑酸枝木类,并非小叶紫檀。侯先生在与商家沟通无果后将其告上了法庭。
杭州互联网法院一级员额法官 熊俊丽:从原告提交的直播回放视频及相应的交易订单信息、聊天记录等等,能够形成完整证据链。本案被告经营者在其直播间内,其工作人员、主播对商品的承诺属于虚假宣传,经营者对此应当承担对应责任。
相关专家提醒消费者,消费的人在网上交易购买到商品,要保留好各类凭证,学会保护好自己的权益。
现在,慢慢的变多的消费者选择看直播购物,随之而来的是大量人员涌入直播行业,直播主播成了一个热门职业,有的人觉得“只要能说话就能当主播,只要当主播就能卖货赚钱”,事实真是如此吗?继续来看记者调查。
2020年,大学毕业的小欣(化名)看到一名主播一场直播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的观看量后,心生羡慕,萌生了做带货主播的想法。
小欣和记者说,等真正做了主播之后才发现,成百上千的观看量和成交量并没那么容易完成,而工资待遇也并没有想象中高。
主播小欣(化名):你的嗓子会超负荷,很多人说,我经常刷到很多主播一天就是录vlog,一天收入能有几万,但是其实能做到这个程度的主播在全杭州可能都不超过100个。任何一个行业你做到天花板,收入都是很可观的,但是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能任何一个人都能吃到这么大一块蛋糕。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主播群体呈现高学历化、年轻化、职业化的趋势,而在收入方面,超九成主播平均月收入低于5000元。传统直播带货的模式也遇到了新挑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 漆云兰:直播电商在发展过程中,其实形式也在持续不断的发展。从2023年“双十一”的情况去看,以品牌为中心的店播模式已经占到了直播电商的38%左右,同时还出现了虚拟主播、AI技术的运用,从过去以人为核心的主播带货模式逐渐向多元化(发展),直播电商其实是一个生态越来越丰富、多样化的过程。
主播刘楠正在做的这场直播就是为本地用户更好的提供餐饮消费券的内容,不同于以往坐在直播间机械似地推荐售卖,如今,她们走出了直播间,替消费者先行体验。刘楠认为,这是如今直播带货的一个新赛道。
随着花了钱的人内容的需求向深层次转变,衍生出对优质及精品内容的更高期待,相关的主播、平台、机构也在不断深耕服务内容,推动直播形式和直播内容一直在升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