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当时我还在郑州的一个区任副区长。由于分管科技、教育工作的关系,常常下乡检查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工作。一次,我和区科技局长来到一片果园视察。
“这是老郑,”区科技局长指着身边一位农民,热情地为我介绍,“他承包了村里的百十亩土地,种植了果树。依靠科学技术和专家的指导,果园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他这里慢慢的变成了咱们区有名的果树示范基地。现在老郑也是区政协常委了。”老郑叫郑文甫,是当地农民。他看上去50多岁,穿着一身灰蓝色的衣裤。一听说我是副区长,忙不迭地伸出粗大的右手,与我相握,眼睛里充满了笑意。“谢谢区长支持,谢谢区长来到俺这里指导工作。”
老郑的果园位于郑州市东南方向的一个小村庄,村子四周多是沙丘地。从1993年起,老郑承包了百十亩沙荒地,先后投资150余万元,种植果树和防风林,并于2002年成立了“郑州市文甫金果农业研究所”。从那以后,老郑的果园成为郑州市有名的果树示范基地。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所的专家们常常到他的果园进行技术指导,培育新品种。河南省农业大学的学生们每年也都要去实习剪枝、嫁接等技术。老郑也凭借着专家们技术指导的优势,把果园伺弄得郁郁葱葱,枝繁果甜。在果园停留的20分钟里,老郑一再讲,他感谢政府的支持和市、区科技局的帮助。我也为他能致富而替他高兴。
短短这次相见,使我和老郑成为了朋友。尔后,每年春暖花开时节,他都打电话请我去看花,但是我都因工作忙而没有成行。后来调到市里工作,一直也没有去过果园。直到去年年初,我得知自己又留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消息后,更感到还有一份责任和压力在肩上。5年的参政经历使我深刻地体会到,随着我们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渠道越来越宽,参政议政的机会日益增加。所以,对于政协委员而言,缺少的不是建言献策的机会,而是缺少参政议政的高招;不是没有民主监督的场所,而是要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更要深入群众,敢讲真话。如此,才会真实地反映社情民意,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帮助党和政府为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尽心尽力,以化解矛盾,凝聚力量。责任在肩不敢稍有懈怠,此时我想到了老郑。该去他的果园走走,了解一下果农的所思所想,看看有没有需要我帮助的地方。
于是,在2008年春节前的一天,我带领郑州市九三学社科技专委会的同志们,冒着严寒,来到老郑的果园,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活动。几年不见,老郑依然是那身朴素的衣着。他热情地招呼着我们,拿出自家果园种植的水果,请大家品尝。我向老郑了解关于果园的发展状况,但老郑不像过去那样笑容满面了,眉头紧锁,话也很少,眼睛里出现了一丝忧郁。
或许老郑当着大家的面,不好意思讲什么。我就把老郑拉到一旁,问他究竟有什么难处。老郑告诉我说,郑州建设新区,拆迁了附近的几个村庄。他所在的果园虽然不在拆迁范围,但用水、用电以及通往外界的道路都受一定的影响。最近接到村里通知,要断水断电断路。他很着急,多次向村里反映,但都没有消息。他的家就在果园内,一旦水、电、路不通,几年的辛苦白费不说,而且家庭生活也没了着落。
听完他的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广大农民依靠党的富民政策,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正在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现在出现了新的难题。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怎么能袖手旁观?专题调研是一种形式,目的是了解情况,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他们处理问题,为改善民生,做出一点努力。这是政协参政议政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协委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我当即告诉老郑,请他把遇到的困难写成文字材料,并答应一定替他向有关部门反映。老郑听后喜出望外,紧紧握着我的手不松开。
调研活动结束后,我很快把老郑反映的情况,写了一份提案,交给了郑州市政协提案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十分重视,马上把提案转交给了郑东新区管委会。过了一个月,我打电话问他,他在电话里欣喜地说,郑东新区有关部门的领导已经到他的果园去调查了,问题正在解决之中。再后来,我和老郑始终没联系,但是我心里总是惦记着他的果园。我想,有机会一定抽空去看看老郑,不知他的果园怎么样了。
3月1日,我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3日傍晚,我接到了老郑的电话。嗓门很大,充满着兴奋:“今天下午我看电视啦!我一直看完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开幕式,才去果园干活。谢谢你,我的问题解决了。政协为我们农民着想,我咋感谢呢?”“不用谢!我应当感谢你才是。你对政协工作这么关注,就是对政协委员的支持。谢谢你了!”
放下电话,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守在电视机旁一个多小时,认真听取主席所作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这种关注的态度说明了政协良好的社会影响正在深入扩大,政协委员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作用。而我也能够发挥政协委员的作用,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帮助农民解决一点困难。想及此,我心里充满了感动和欣慰。(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河南省委副主委舒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