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关键词: 云开平台官网入口 凯德置业 开云体育app官方下载 银鹭集团 云开平台app官方最新版本 碧桂园
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护知识

在自己的“半亩方塘”中发现和表达独特的生活感悟——李亚萍文集《半亩方塘

时间:2024-10-14 05:14:50 发布人:养护知识

  亚萍是我们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的会员,我作为协会负责人有这个责任和义务。但她是近年才入会的,因新冠疫情影响近年活动少,我并不熟悉,这无疑增加了作文的难度。我提出见个面,聊聊她的学习和创作,可她却说她在远离县城的小学支教,没时间。我便只好让她先把稿子弄来,看看再说。不几日,她就快递来一本名为《半亩方塘》的样书,我急忙阅读起来。

  《半亩方塘》共收作者10年来所写的各类散行文字100多篇,约20多万字,由《诗意人生》和《教育情怀》两部分所组成,《诗意人生》又分人间“草木”“真情”“百态”“思考”等,是一些“经历过生活海洋的风高浪急、才愈发感觉生活的弥足珍贵、才愈发懂得人生的意义及生活中的美好”的“真情实感”的记录文字。《教育情怀》分为“读书”“反思”“实践”“师生”诸章,多是些“教书育人”教育工作中的随想随感随悟之类的教学随笔。她在自己的“半亩方塘”中发现和表达着独特的生活感悟,无论写人叙事,绘景状物,还是发抒感情,阐理说道,都素洁,精巧,雅致,充满女性作者特有的“语言绮丽多彩、表达感情真挚、叙事委婉温润、描写细腻缜密”的气息。读她的文章,犹如品咂西府美食擀面皮、肉夹馍、臊子面,满是多姿多彩,满是馨香可口,满是余味无穷,毫不夸张地说,许多篇什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

  女性写作多以“风花雪月”“花花草草”“家长里短”为题材,常把生活与创作、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往往使她们的散文题材广阔,视域丰富,发现新鲜,受到众多读者的敬仰和喜爱。亚萍的散文也践行着这样一条路子。她多以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经历为题材,尽力在自己熟悉的“文学地理”开垦。写工作,写学习,写家庭,写亲人,写孩子,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且时时处处以“我”为中心展开表达,使文章接地气,烟火气十足,耐读耐看,会造成人们的共鸣。

  散文是“发现的艺术”。哲人说:生活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亚萍是个教师,又长期教的小学,生活在单调的校园,按说非常容易导致一律的“校园文学”或题材的枯竭,可读她的散文,却感觉题材丰富,新意迭出,一个重要原因主要在于她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她“走向田园和旷野,感知春风,沐浴秋雨”;她“抬望蓝天白云,俯身亲近泥土,细嗅蔷薇,观察爬行蝼蚁的爬行和心思,抑或溪水濯足,与老农拉话,你直觉到的将是鲜活的物象和生动的情景”;吃过早饭,她整理厨具,无意向窗外望去,便发现了一种恬静而壮丽的美景,遂即洋洋洒洒,叙写成文(《渭水河畔》)。公园里有“半亩方塘”,她无意一游,便连篇累牍,写出了《半亩方塘》《又见半亩方塘》,即使一条司空见惯了的“山路”,也被她“新的”“不断的”“发现”,写出了《一路风景》《风景这边独好》等篇章。她以女性独特魅力的直觉经验和情感体验,超强的洞察事物的敏锐度,在工作和生活中发现和抒写着散文。

  散文是“感悟的文本”。散文中所写的人生、自然、事件、景物等,都要从作者自身感悟出发,是作者对事物特殊之美和蕴含意义的独有感悟。作者的“深思妙悟”多寡、深浅,往往是区分散文质量高下的试金石。散文写作不仅要发现生活中的“美”,还要发现“美”背后的“意”。写“老人没了牙齿、舌头还在”是记叙文而不是散文,从中悟出“刚强者易逝、柔软者长在”才是散文。亚萍由木槿花想到“人生”,“木槿花象征着坚韧与温柔,寓意着永恒和含蓄,是一种低调又饱含深意的花朵,”“更是一种代表人生处世态度的花卉,木槿花开,人生不言弃” (《木槿花开》)。由白鸽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联想到震惊国人的“杭州杀妻案”,抒发了“若是都能像这鸽子一般忠贞不渝,想必世间这悲剧一定会大幅度减少的”(《白鸽》)。她是山村女孩,从小看山,读山,爱山,也悟出了山的哲理。“这山对我而言,似乎又成天然的过滤器,过滤掉了我身上的烦躁,梳理了我迷茫混乱的思维”(《风景依旧》)。从一方莲塘,感悟到了“可能是在这清幽之处,必能让我慢下来,必能让我觅得宁静,得到心灵的静化,所以天天如此,乐此不疲……”(《半亩方塘》)“有了这半亩方塘,灵魂就有了栖息的地方……”(《又见半亩方塘》)”。这些独特的“感悟”,实属难能可贵。

  散文是“真情的结晶”。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散文写作中,“情感”始终是最为活跃的因素,可以说“情是散文作品的灵魂”。只有作者倾注了充沛感情的文章,才能使读者走心动情,而且这里的“情”绝对是真情、纯情,来不得半点虚伪和做作。亚萍的散文无疑是“真情实感”的记录和倾泄,她写人间“草木”“百态”“师生”等,带着凭吊、缅怀、感激之情;写人生“思考”、教育实践、读书等,带着深入思考、身体力行、励志奋进之情;许多人怕把自己坦露给别人,写出的东西,总是大路货,她却能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坦诚地写出来。她告诉我,她所写的内容全部是真人、真事、真情,有“冲动”“感动”才写。在这里,她凭吊流年碎影,感怀青葱岁月,歌赞浪漫青春,叙写温婉人生,记述工作、生活情趣,摹写山区风景,人生际遇……无论亲情、友情、爱情,都以“情”字当前,显得很温暖,有温度。她说,这些文字都是她40年人生的真实记录。在我看来,这些文字不仅是她40年思想和心灵的一次充分舒展和释怀,更是作者精神品格的提炼和升华,灵魂的一次集中放飞和纵情之歌。阅读她的散文,有时犹如大瀑布,奔流倾泻;有时却如山涧小溪,汩汩淙淙,简劲曲折,但都给人一种美的愉悦和享受。

  亚萍的散文有些篇什表面看有些“杂乱”,但却能“乱而有章”,既使文章思路开阔,包容量大,又能紧紧围绕作者的意图展开,不致“散漫无羁”。阅读她的散文,能够准确的看出她对中国传统散文的继承,也有当代散文名家写作风格的影子,当然也有网络散文快餐式、记录式流行风的烙印,但“创意”“智性”“不重复自我”“不盲目照搬别人”也是显然的。

  著名作家路遥曾说过:“创作就如同劳动,天资当然重要,但作品在某一种意义上,不完全是智慧的产物,更主要的是毅力和艰苦劳动的结果。”《半亩方塘》正是亚萍“毅力和艰苦劳动”的成果。我曾电话询问她的创作情况,她说,他上小学、中学时语文学得并不好,作文水平也一般,但他从上中师和参加工作后,却从始至终坚持了初中老师“布置”的写“周记”的好习惯,而且一坚持就是20多年,即便工作再繁忙,每月至少写一二篇,大多时候一周一篇,有时兴致来了,隔三两天就是一篇。她还告诉我,过几天不写心里就感觉难受。她是个小学教师,白天根本无暇,晚上还要写教案,批改作业,等夜深人静以后,才文思如泉,伏案写作。

  亚萍还有一个特点,她写了数十万字的散文,但却并不急着在网上发表,而是静静地保存在自己的QQ日志中,这次经多方征求意见,集中加工,方才印行成书,接受市场检阅,这样的做法值得借鉴和提倡。网络兴起后,散行文字铺天盖地,但真正令读者喜欢的却并不多见。如果过度迎合“发表欲”,很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一片廉价的翘大拇指中迷失自我。

  在喧嚣而浮躁的社会里,读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静心、观己、识人,如果你想寻找生活和人生的意义,不妨读读李亚萍女士的散文集《半亩方塘》,观赏满池莲叶和那灼灼荷花,明媚、清爽奋斗不懈的心。

  “半亩方塘”“半世人生”“独特感悟和表达”……一切美好的生命,都处于创造之中。亚萍还很年轻,今后的文学之路还很长,祝愿她取得更大成就!

  (吴万哲,陕西麟游人。党员,一级编剧、高级政工师职称。陕西作协、戏剧家协会、编剧协会、文化创意协会会员,宝鸡市文联委员、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主席。当过教师,从过政,做过企业政工,办过杂志。有影视及各类文学作品300万字,拍摄电影《秦火》《吕建江》等5部,电视剧1部,微电影30余部,栏目剧200余个,报告文学、散文百余篇,长篇纪实文学《乡魂》《拯救》,主编著作有纪实文学《奔梦》《人间正道谱春秋》《风韵》、散文集《硕果满枝》等。电影《秦火》《吕建江》、报告文学《燃烧到最后》,散文《难忘的跪拜礼》,微电影《墨宝》《万家酣梦》《追梦》《新生》《生命的托举》《寻根》,喜剧小品《灭鼠》《山妹》等50余次在国际、全国、省、市获奖,荣获“宝鸡市劳动模范”“宝鸡市优秀文艺创作奖”“秦岭文艺奖”。近年有独创优秀人物宣传品牌“西府奇人”,被誉为“宝鸡文化新现象”。)

  兔年伊始,在“春打六九头”的日子里,我有幸读到了麟游县作家协会会员李亚萍女士的文集《半亩方塘》,这不啻于疫情过后吹过心头的第一缕春风。

  这之前,我和她并不熟悉。虽然都是葡匐在文学道路上的忠实信徒,但我们都是吃财政饭的公职人员,朝九晚五里忙于公家的事。她在体制内忙于教书育人,我却忙着填写各式报表起草公文,读书和写作只是业余时间里才有的事,纯属不务正业。李女士嘱我能在阅读她的文集之后写点序言之类的文字,拜读我愉快地接受了,不管怎么说,读新作者的作品却是我愿意和期盼的,但对于写序我却嘴里有点嗫嚅。没有出过书的我却要为即将出书的作家写序这事本身就有点滑稽,理所当然我不具备为她写序的资格。在接下来零零碎碎阅读的过程中,她的这本文集使我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勾起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心情的愉悦一直陪伴着读它的时时刻刻。

  对于她的写作状态一无所知的我,随着她的笔墨重走了她的生活轨迹,对她的生活和她对艺术的理解在阅读中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把握。正如她在后记中写的那样,作品“书写了我前半生中遇见的各种各样温暖的人和所见所闻美好的事儿”。

  她是一个直面生活、追求生命价值的人。《半亩方塘》里的作品几乎囊括了她前半生对人生的考量和对文学艺术的感悟,浓缩了她对生命价值的判断、追求及文学艺术的矻矻探索。我是初次读到她的作品的,从作品的数量能够准确的看出,她对文学艺术的追求是全方位的,具有文体多样化的特点,从作品的质量又能窥见她下笔又充满着对文学艺术的敬畏和慎独,精雕细琢。面对生活的激流,她不是随意下笔的戏嬉者,而是对生活积累过滤积淀后的再发酵,是高于生活的艺术升华。作为普通的农家女子,能在被贫困困绕的艰难岁月里,从小到大坚持读书完成学业并进入体制内工作,这在麟游县内已经是多数同龄女孩为之羡慕的事情了。况且她从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在一个只有三名教师的初小教书,后又被调入县城里的学校,再又去下乡支教,她的工作经历已经证明,她不但是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更是一名能挑重担的优秀教师。民国初年的大学者宣永光在他的《老宣放言录》里坦言:世间最难混饭的两个职业,一个是舞台上的演员,一个是讲台上的教书者。因为这两者没有真本事根本登不了台,连饭也混不上一碗的,其他职业则没有那样的玄乎。我虽不是这样的从业者,但我却信奉着老宣的话,一度热爱戏剧创作的我体会最深,从剧本的构思、人物内心世界的发掘、矛盾冲突的设置、场景的转换等等,弄得作者晕头转向,夜不能寐。我曾向剧作家诉苦,成功人士告诉我:写都难成这样,你想,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有多难?所以,作为体制内的她,能把本职工作做到上述程度,人生还有何求?然而,是人又有爱做梦的属性,无梦的世界不精采。是火热的生活激活了她的艺术细胞,是青春的梦想又让她不甘于平庸刻板的重复生活,于是,文学的火焰点燃了她的梦想,在本职工作之外,她选择了走文学创作这条艰难的路。前辈作家柳青已告诫过,文学是愚人的事业,怎么样才可以干成事业?他的追随者路遥又有精辟的论述,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同为文学爱好者,我们只是在文学的海边玩耍的孩子,有捡拾贝壳的热情和好奇,至于要扑进海里缚住鲨鱼上岸,确实还没有准备好呢,有心无胆。对于立志走上文学道路的年轻人,我只能远远地望着他们的背影,诚慌诚恐。依我的体悟,要么文学成就他们,要么,他们被文学烧毁,身边的事例很多。同为被体制束缚的人,我不相信李女士的作品是站在讲台上或在开展各类沾边或不沾边的活动中产生的,但在她的作品里,我依稀看到了她在工作之外的生活状态,在三个人的初小,在没有电脑的环境里,在完成了每天的工作任务后,在耳旁旷野的风声里,她才有时间去摊开稿纸,执笔写作,寻找着文学的故乡和灵魂的安妥地,完成她对心灵的慰籍。即使在进入城里的学府之后,她依然是在节假日或是夜深人静之后才进入写作状态的。明月陪伴着她,星光眷恋着追逐梦想的人,她用她的勤奋和聪慧实现着她的文学梦。在这本书之前,她已完成了从蹒跚学步到走向文学之路的华丽转身,学海无涯苦作舟,她的舟已能下水行驶,经得起生活的风吹浪打。

  她是一个忠情文学,视事业和艺术为生命的人。她的著作《半亩方塘》分为三个部分,诗意人生、教育情怀和后记。作为文学作品,很显然,诗意人生是作者的忠爱,教育情怀是职业操守的感悟,后记才是她对此作品集及读者的对话交流。诗意人生里,《烟花》是一个少女成年之后梦想的回归地,是飘浮在故乡天空里的远去的牵挂;她钟爱的《半亩方塘》和《又见半亩方塘》里,她的“灵魂有了栖息的地方”;《家乡的槐花香四溢》写出了她对麟游故乡的挚爱,在她看来,槐花只是故乡的元素,她对家乡的爱是骨子里与生俱来;《三曲沟》虽然只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但它与作者却有割舍不断的亲情脐带;《那一刻》写出了初为人母的刻骨铭心的记忆,她痛并幸福快乐着,仿佛人间的事和理在这几天里全被禅释。教育生涯里,主要是读书心得和她对教书育人规律的艰辛探索,两者相得益彰,映射着她青春智慧的光华。后记则是“功夫在诗外”的洋溢,与作品有异曲同工之美。她的作品,通篇明丽隽永,意味绵长。写景,犹如山水画,层次分明,渲染得当;写人,各如其面,棱角分明,与众不同;抒情,有感而发,饱蘸笔墨,淋漓尽致。在文章的风格上,女性的柔美跃然纸上,正能量满满,个性十足,在麟游的散文作者里独树一帜。

  她又是一个极富文学潜质的文坛新秀。从李亚萍女士的作品中能判断,她的文学潜质正处在上升和成熟期,这毫无疑问。但初豋文坛的她,部分作品仍有不足之处。一是语言表达仍需打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好的语言是深入读者内心的利器,她的作品中个别篇什语言略显粗糙稚嫩;二是部分篇章仍有形散神散的痕迹,其艺术聚合的功力有待提升。令人欣喜的是,2023年3月19日麟游县作家协会成立了,麟游新老作家欢喜雀跃,我们终于有了展现才华的舞台。当然,这也是李女士的舞台,她的成熟指日可待,愿她以笔为动力,雏鸟变雄鹰,在文学这一方湛蓝的天空中,飞得更高、更远。我的祝福若能如愿,作为同为文学献身的人,作为为她助力呐喊的啦啦队员,在我的生命历程中,终会感到人生的温馨和人间生活的美好。以上文字,是为序。

  我曾惊讶地发现人的记忆竟然可以如此绵长,那些曾让我们含泪微笑的画面,都变成了回首时的美好。那些曾为之肝肠寸断的,也不过是旧池塘的一缕微风。我也曾惊讶地发现人的记忆竟然可以如此的短暂。一次偶然的意外,有可能将你的记忆清空,有可能让你的记忆失控,也有一定的可能将你慢慢的淡出他人的记忆。亦或是当我们还在未老先衰路途中缓慢前行时,被迫于老年痴呆的提前到访,让我们人生混乱不堪等。这些生活中的实例,让我愈发觉得记录的重要。经历过生活海洋的风高浪急,才愈发感觉生活的弥足珍贵,才愈发懂得人生的意义,及生活中的美好。所以我一直秉持着着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等到自己老了,哪儿也去不了了,就可以带上老花镜,细数流年过往,静阅人生百态。

  记得自己曾带领孩子们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时,在读到“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了。”当时,我何尝不像作者一样,也发出如此感叹呢?为了向我的孩子们及孩子的孩子们证明,她们的长辈们曾经有过的生活。我曾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留下点什么痕迹,证明这世界我们曾经来过。这也是我坚持出书的初心。

  宋代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千里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半亩方塘,水清池明,云影映天的美好景象,如同人在徘徊走动的美好画面。为什么方塘中的水会如此清澈呢?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注入其中。作者借景喻理,告诉我们唯有不断的学习、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智慧。我借用朱熹的“半亩方塘”作为我的这本散文集的书名,不仅仅是因为其中有两篇同题目的文章,更重要的是想说明读书的重要性,人只有坚持阅读,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智慧。我虽然不够聪明,但我热爱阅读。我的《半亩方塘》既是我的阅读历程,也是我的心路历程。

  我在自己的《半亩方塘》里辛勤耕耘,里面可能没作者诗中描绘的那么清幽的意境与美好的画面,但却朴实平凡。在我的这本散文集《半亩方塘》里,汇集了我半生中的众多个起点和终点。记录了我与时光携手走过的岁月。书写了我的前半生中遇见的各种各样温暖的人和所见所闻的美好的事儿。可能没有百花齐放的绚烂,但如桂花,丁香般的小花可能还是有的。或者更甚一点,如狗尾草般不起眼的生物可能会有很多。但它们也是生活中的存在,也是有生命的。我们大家可以或多或少从它们的生长中看到生命的意义,人生的平凡。这也是我人生的见证,是我前半生阅历的结晶。

  这《半亩方塘》就是我的一面镜子。我能从这面镜子里,看到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一幕幕美好时光;回忆起那些让我终身眷恋,终身留恋的亲情;记起给过我温暖,给我关爱的友人;想起流年里那些陌生的温暖,最美的遇见;想起那些在我生命里活成一束光的人。看到笔尖曾经流泻下的点点滴滴平淡的感悟;脚边留下的一串串或泥泞,或坚定,或潇洒的脚印。这些都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是我最值得珍藏的美好。我不想将它们圈囿在自己心中,遇见美好,分享美好,这不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品质吗?

  最初我只想记录生活,留存曾经荡在心间的美好,更想留存一份念想。现将这部散文集《半亩方塘》呈现给各位读者,这又是我非常惶恐的事。我担忧自己这些粗浅的认识,平淡的文字,能否引起读者共鸣,能不能在读者心目中激起任何涟漪?即便如此,还是几经思想斗争,在忐忑不安中,最终自己说服自己,决定将自己的这本拙作交于出版社付梓。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引用朱熹的“半亩方塘”,我不仅想表明我积极乐观,努力向上,坚持不懈的人生态度。我还要像朱熹一样,通过多读书,读好书。汲取源源不断的人生智慧,让我的方塘有层出不穷的旖旎风光,有灿烂夺目的名花异卉,让它在读者心目中永葆清澈透亮。在这半亩方塘里,我可以回味流年,记录光阴,感慨岁月。我在时刻用心经营着它,并时常向其中注入源头活水,使它不至于干涸,枯竭。

  台湾女作家三毛说过,“我之所以写作,也只是有感而发,我的文章,也就是我的生活,我最坚持的一点是我不能放弃赤子之心,至于文章的好坏,毫不在意”。这也就是我最初坚持写作的心态。因为我常常将这“半亩方塘”当做我宣泄情绪的窗口。难过了,悲伤时我幽怨的留下串串泪痕。高兴了快乐时,我笔尖流泻下的是潇洒得意的自信。遇到生活中的琐琐碎碎时,我又是那么的淡定;看到生活中的缺陷时,我又显得那么的坚定、从容。也就是我曾在《又见半亩方塘》中写到:这里就是一个自我修行的地方。有了这半亩方塘,灵魂就有了栖息的地方,每有闲暇,心便有了归处。在这里可以自我疗伤,自我悟化;在这里可以洗涤心灵,治愈内伤;在这里倾听禅意,化解心中疑虑;在这里修身悟道,不断成长的过程。所以有考虑不周的地方还请各位读者见谅。

  在这里,感谢写作路上给予我鼓励的宝鸡杂文散文协会主席吴万哲老师,宝鸡杂文散文协会秘书长肖吉萍老师,宝鸡作家协会田慧学老师,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陕西职工作协会员、陕西金融作协理事、陕西金融学会会员、宝鸡金融作协副主席、宝鸡散文家协会会员、麟游县作协主席、《宝鸡金融杂志》特约撰稿人、《麟游文化》编委刘青峰老师等各位文学前辈,是她们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与支持。同时也感谢各位阅读此书的朋友,是你们给了我自信与力量,给了我写作的动力源泉。谢谢大家!